轻型花叶
病叶、病果略微褪绿,仔细观察病叶可见浓绿和淡绿相间的斑驳、病株无明显畸形或矮化,不造成落叶,也无畸形叶片
重型花叶
除褪绿斑驳外,还表现为病叶和病果皱缩畸形,叶面凹凸不平,严重时,叶片变硬厚,叶缘向上卷曲,幼叶呈现线形叶,生长缓慢,果实瘦小难以转红或只局部转红并出现深浅不同的线斑,西红柿青枯病用什么药,矮化严重。
黄化
病叶明显变黄,形成上黄下绿,植株矮化并伴有明显的落叶。
坏死
病部组织变褐坏死或表现为条斑、坏死斑驳、主茎及生长点“枯顶”性坏死,造成落叶、落花、落果,严重时整株枯干。
畸形
病株变形,出现畸型现象,如叶片变成线形叶,即蕨叶,或植株矮小,分枝,后期呈丛簇型、条斑型。
辣椒病毒病发病原因
辣椒病毒病主要由黄瓜花叶病毒和花叶病毒引起。黄瓜花叶病毒可寄生在黄瓜、辣椒等多种蔬菜作物中,主要由蚜虫传播。
花叶病毒可在干燥的病株残枝内长期生存,也可由种子带毒传播引起,通过田间农事操作接触病毒传播。
高温干旱、光照强烈、肥水缺乏、茄科连作、地势低洼、杂草丛生或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,均可引起病毒病发生流行。
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,主要病状有花叶型、黄化皱缩型两种,有时同一病株上两种类型同时出现。花叶型在嫩叶上出现明脉及褪绿***,后表现为花叶,严重时顶叶呈鸡爪状。发病早的植株可引起全株萎蔫,不结瓜或果实畸形。黄化皱缩型表现为植株上部叶片沿叶脉失绿,有浓绿色,继而叶片黄化,皱缩下卷,或出现小叶、蕨叶,植株节间缩短、矮化。病株后期花冠扭曲畸形、色深,雌蕊柱头变短、扭曲,不结瓜或果实小,果面出现暗绿***、条斑或凹凸不平的瘤状物,中后期有的病瓜脱落,严重时枯死。
病毒可在日光温室瓜类、茄果类、菠菜、芹菜等多种蔬菜和杂草寄主上越冬。通过蚜虫、粉虱等害虫和农事操作时汁液摩擦传播侵染。种子也可带毒传播。 [1] 西葫芦病毒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,一是种子带毒;二是带病毒的蚜虫、灰飞虱等;三是田间作业时与感病植株接触后,再与无病植株接触,无病植株被。另外,在强日照、高温、高湿或是严重干旱的自然环境里病害蔓延迅速。种子不带毒,主要在多年生宿根植物上越冬,靠蚜虫和汁液接触传毒。
2.汁液接触:田间进行的许多农事活动都可以毒病,如番茄、甜椒、瓜类蔬菜抹杈环节,在没有特意避开已发病植株时,打掉病毒植株的枝杈汁液存留于手上,当对健康植株进行抹杈时就能传播上。同时叶片间的互相摩擦使病毒通过轻微的伤口传播。
3.嫁接:对于茄子、黄瓜等需要嫁接的蔬菜而言,嫁接传播也是病毒病传播的一条途径,如近年来流行的茄子老芽嫁接,就极有可能加剧病毒病的传播。
4.种子带毒和土壤病残体传播:在育种时若没有做好病毒的预防,生产的种子极有可能带有病毒,带毒的种子销售到各地也会加剧病毒病的传播。土壤病残体传播相对概率稍低,故不做探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