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汁液接触:田间进行的许多农事活动都可以毒病,如番茄、甜椒、瓜类蔬菜抹杈环节,在没有特意避开已发病植株时,打掉病毒植株的枝杈汁液存留于手上,当对健康植株进行抹杈时就能传播上。同时叶片间的互相摩擦使病毒通过轻微的伤口传播。
3.嫁接:对于茄子、黄瓜等需要嫁接的蔬菜而言,嫁接传播也是病毒病传播的一条途径,如近年来流行的茄子老芽嫁接,就极有可能加剧病毒病的传播。
4.种子带毒和土壤病残体传播:在育种时若没有做好病毒的预防,生产的种子极有可能带有病毒,带毒的种子销售到各地也会加剧病毒病的传播。土壤病残体传播相对概率稍低,故不做探讨。
水稻常见的病毒病有黑条矮缩病、条纹叶枯病、锯齿叶矮缩病、黄矮病、黄萎病、橙叶病等。1、黑条矮缩病:全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,群众称为“公稻子”。病源为黑条矮缩病毒,是2001年发现的病毒新种,传毒介体主要是白背飞虱。黑条矮缩病症状特征:病株保持青色。黑条矮缩病症状特征:病株保持青色
2、橙叶病:病原为类菌原体,传毒介体主要是电光叶蝉。橙叶病症状特征:先从叶尖向叶基或从叶缘向中脉扩展,后全叶变为橙黄色。
3、黄矮病:又叫黄叶病、暂黄病,病原为水稻黄矮病毒,传毒介体主要是灰飞虱。黄矮病症状特征:病叶与茎秆夹角增大,病株严重矮缩或丛枝,农民群众戏称“扫把头”。
4、条纹叶枯病:病原为水稻条纹叶枯病毒,西红柿灰霉病***方法,传毒介体主要是灰飞虱。条纹叶枯病症状特征:同一丛禾常有病株和健株。
5、水稻锯齿叶矮缩病:病原为水稻锯齿叶矮缩病毒,传毒介体主要由褐飞虱传播。锯齿叶矮缩病症状特征:田间病株矮化,叶尖旋转,叶缘有锯齿状缺刻。
6、黄萎病:病原为类菌原体,传毒介体主要是黑尾叶蝉。黄萎病症状特征:先从心叶发黄,而后叶鞘黄化,后全株褪色变黄。
三、辣椒疫病被误认为是病毒病丘师傅种植的拱棚圆椒,近出现落果现象,先在果蒂部出现水浸状褐色病斑,严重的直接掉落。而且蔓延非常迅速。丘师傅不知道是什么病害,打药也没有控制住,就认为是病毒病,直接将病株拔除。但辣椒病毒病一般会表现出花叶、黄化、坏死、畸形等症状,而丘师傅的圆椒只是出现了水浸状病斑,并不是病毒病症状。
从丘师傅描述中了解到,叶片上也有近圆形暗褐色病斑,茎秆有褐色条斑,这应该是疫病引起的症状。由于没有正确判断病害种类,用药不合理,所以没有及时控制住病情,导致病害迅速蔓延。
小结:麦收前后是棚室蔬菜病毒病高发的季节,此时温度高、虫害重,西红柿、辣椒、小黄瓜等蔬菜一旦染病,就会带来毁灭性打击。所以,菜农在种植这些蔬菜时心里都战战兢兢,生怕病毒病。而对于一些自己不能辨认,不知道如何***的病害,菜农往往误认为是病毒病,采取不正确的措施,如过早摘心或拔除病株,给蔬菜生产造成重大损失。菜农应不断提高自己辨认病害的能力,采取正确的防病措施,这样才能取得益。